对冯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百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冯保,深州(今河北省深县)人。明代嘉庆、隆庆时期,太监冯保是司礼监秉笔太监,至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神宗即位,冯保凭借李太后势力夺得司礼监掌印职位并“又矫遗诏令与阁臣同受顾命”。从此,冯保内侍李太后,外与张居正联盟,兼总内外,权倾一时。
冯保在辅政十年后,却被神宗皇帝认为“欺君蠹国,罪恶深重,本当显戮,念系皇考付,效劳日久,故从宽着降奉御,发南京新房闲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与冯保的巨额财产有关,不是根本原因,但在其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第二,冯保的败亡是朝臣争夺政治中枢权力的结果;第三,冯保的败亡是由于他长期对万历严厉督管促使万历对他由亲而敬、由敬而畏、由畏而恨造成;第四,清算冯保是万历消除张居正执政的政治影响,重建万历政治新格局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对朝廷政治风向的试探,是清算张居正的过渡和跳板。
冯保的失势确实与宦官集团的不支持、不满有关。冯保在张居正执政十年之间,他配合张居正“裁抑中贵人,勿与六曹事,毋轻衔命出使”。冯保对二十四监的内官的处理方式引起了宦官集团的不满。冯保的处理方式为“凡有富名者,保必搜求隐过而 骗其财物;有病故者,保必封锁房屋而检括其家赀”;冯保对于神宗身边的小内侍,则常“阴罪之”;对于其他宦官,更是“打死内使,径弃尸骸,妄杀无辜”。冯保的这些做法与宦官集团的利益不相符合,于是“其党以是怨居正,心不附(冯)保”。
对同党的严厉打击,招致其他宦官的不满,从而也就为冯保自身的败亡推波助澜。其中张诚对冯保下台发挥重要作用,宦官张诚因得罪冯保,张诚被罢在外,心怀怨恨。并暗中派人监视冯保与张居正交往的情形。待至张诚返京后,遂将冯保与张居正相交为恶之事告之于神宗。同时,又提到冯保、张居正两家的财产逾天之事;其他宦官则在神宗旁言冯保之恶;张诚也将当前的形势密告给张四维,于是才有后者鼓动御史江东之、李植上疏一事。
足见,宦官集团内部之间的矛盾和权力斗争对冯保失势少不了推波助澜之功。实际上,不仅只是权宦冯保,宪宗时期汪直、武宗时期刘瑾、熹宗时期魏忠贤等的失势和败亡也与权宦之间的矛盾和权力斗争有关。比如汪直与东厂太监尚铭、刘瑾与太监张永。因此,如果没有宦官势力的介入,汪直、刘瑾、冯保之辈未必会失势和败亡。
明代宦官之祸最烈,但无论权宦如何揽权干政、欺君蠹国,最终还是在皇帝的一纸诏令中败亡,从表面上看,其荣辱皆出自皇帝之意即“爱憎惟帝意”,撼不动明朝皇帝至高无上的皇权。从深层次来看,宦官之间的矛盾和权力斗争,即“同类相戕”,是权宦败亡的内因。最终,权宦成为皇权的牺牲品。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43686.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